本网讯 (记者 林子婧 编辑 施克聪) 10月17日,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演出现场,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携创排小剧《春草闯堂·行轿》登台亮相。
伴随着融合瓯剧韵味与现代配器的旋律,提线操控下的木偶于金丝绒天幕前演绎官场百态,让这座巴蜀舞台见证了八百年木偶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作为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终评舞台向来是衡量文艺创作水准的“试金石”。此次《春草闯堂·行轿》入围,不仅是温州时隔多年再以作品代表浙江角逐该奖项,更标志着这门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的“指尖艺术”,正式跻身主流舞台艺术的核心视野。
该剧改编自传统京剧经典段落,以“抬轿”这一动态场景为核心,通过相府丫鬟春草智救义士的剧情,将封建官场的虚伪与小人物的机智浓缩于方寸舞台,更延续了平阳木偶戏擅长以小见大的艺术传统。
夜幕下的文华奖终评舞台,演员们以娴熟至极的操控技艺,让春草、胡知府等木偶角色彻底“活”了过来,抬手、转身、甩帕间,角色的神态与心绪被精准传递。
台下反响热烈,评委与观众的笑声和掌声随剧情起伏不断,久久回荡在剧场,为这份“丝引木偶生”的非遗魅力与精彩创作送上最直接的肯定。
台上三分钟的惊艳,源于台下千锤百炼的坚守。王大斌化身“胡知府本府”,连日常言行都代入角色状态;主演王玉松为向年轻演员示范春草的唱念细节,即便声音沙哑,仍坚持带教到深夜;为实现轿夫木偶“同步颠簸”的真实感,两位00后演员周洁、伍宇轩的“转身蹲起”动作单练超30遍,手掌被提线勒出深深红痕仍不停歇……整个剧组在国庆长假期间夜夜挑灯排练,即便刚从俄罗斯访演归来,经历十多小时长途飞行,次日便即刻投入剧目打磨。
这种“老带新、传帮带”的代际传承,正是平阳木偶戏从明清时期“冠绝一时”到如今驰名中外的关键所在。
木偶变魔术、木偶唱摇滚、融入无人机……近年来,平阳在木偶形象塑造、舞美效果等方面持续创新,提升、创作单本戏、连台本戏、折子戏、现代戏以及木偶小品等300多部作品,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80余项、省市级奖项300余项。
从浙南乡间的草台班子到巴蜀大地的文华奖舞台,从传统剧目的师徒口传到当代作品的深度重构,平阳木偶戏的绚烂绽放,不仅是一门非遗技艺的成功突围,更以鲜活实践印证了传统文化在“活态传承+创新表达”路径下的无限可能。
据悉,本届文华奖终评结果将于11月中旬正式公布,让我们共同期待《春草闯堂-行轿》载誉而归,为平阳争光,为浙江添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