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快讯 -> 列表

非遗“牵手”民族文化 共栽民族团结之花

2023年11月29日 10:34:03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讯(记者 林子婧 编辑 林锦屏)“大家都知道石榴籽多,寓意多子多福。今天,我们还要懂得,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富裕,共同奔向新的生活。”日前,在凤卧镇中学“太平钿”非遗剪纸工作室,非遗导师陈秋霞正组织学生开展“巧手剪出‘民族情’”剪纸比赛。

  现场,陈秋霞以“石榴花”剪纸纹样为切入点,一边传授非遗剪纸的技巧,一边阐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在后续的剪纸互动环节里,同学们一刀一划,一勾一剪,一张张“石榴花”“民族团结”“壮锦”等象征民族团结的剪纸作品在大家手中陆续诞生。

  在一墙之隔的另一间教室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传承人廖文赞老师牵引着木偶,通过牵、拉、提等系列娴熟动作,演绎了一场惟妙惟肖的木偶戏。演出结束后,老师带木偶与同学们展开互动,让孩子们能近距离地观看木偶的精细结构和制作工艺,更直接地了解木偶戏独特的操作技艺和表演手法。

  

  

  这只是凤卧镇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凤卧镇把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对太平钿剪纸、木偶等非遗文化精髓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以进校园、进礼堂等“六进”活动为契机,通过搭建各民族文艺节目展示和交流平台,促使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传承与“活化”过程中“活”起来、“传”下去,进一步在学生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凤卧镇不断创新“民族团结+非遗”新模式,深入挖掘畲族民俗文化资源,积极研发“竹竿舞”“打糍粑”“乌米饭”等畲族民俗风情课程,优化非遗展示和传承窗口。目前,该镇研学基地已接待团队达300余批次、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次。

  红色旅游是凤卧镇的一张文旅金名片。近年来,该镇依托文旅优势资源,坚持做优景区景点、做精节庆活动、做细配套服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旅游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过程,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注入“文旅活水”。

  “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粘合剂,为此我们积极打造了‘红色旅游+民族团结’精品线路,吸引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游客,老乡们也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富了生活,也美了家乡。”凤卧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还持续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鼓励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极大提高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文化技艺和增收能力。

网络编辑:谢天涯

非遗“牵手”民族文化 共栽民族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