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畅 编辑 王秀华
在一个名不经传的小镇上,有一条一年四季都流淌着的清澈见底的溪流,被人叫作“愁溪”。岸边的垂柳,述说着这条溪流的所有愁绪。
街头有位姓李的师傅,虽然身材矮小,却肥嘟嘟的,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特别的显眼。他是棺材铺老板,手艺活了得,生意兴隆,所以一天到晚就特别忙碌。
街尾有一位姓许的老板,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能说会道,特别受人尊敬,街上大小事情都会请他来出谋划策。他好像特别悠闲,每天都会挺着比李师傅还要大的肚子四处走动。
许老板有位亲戚姓薛,就住在街头李老板的隔壁。许老板饭后茶余总会去薛家坐坐,自然而然就会和李老板打招呼,有时还会搬张椅子坐下来和李老板唠唠嗑。
据说,很久以前许姓、李姓、薛姓原本是一家人。他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这条街上打拼创业,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为了更好地生存下来,才各自另立门户。
李老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镇里一位小学教师,多才多艺,已经成家;二儿子由于人比较憨厚一直未找到媳妇,再说很多人忌讳,不想给棺材铺的老板做儿媳妇,认为这样很不吉利。李老板也时常为了这事而喝些闷酒,但也无可奈何。
让李老板纳闷的是,他的邻居薛克又穷又丑,偏偏就娶了个美貌的妻子,还生了两个儿子。不过,由于没有生活来源,薛克的孩子常常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哭闹不休。为了照顾邻居,只要镇上有人家去世,他就会把抬棺木的生意介绍给薛克。
天生风趣幽默的许老板只要遇上李老板就会说:“李掌柜,生意兴隆呀!”
“许老板,千万不要这样说,我的生意一兴隆,岂不是……”李老板赶紧红着脸说。
“哈哈哈,口误口误!哈哈哈哈!”许老板知道自己太冒失,便和李老板一起大笑起来。
旁边的妇女也笑着打趣道:“你们俩比比看,看谁的肚子大。”
许老板看有人替他支开话题,就开心地摸着自己的大肚子说:“当然是我的大,我的肚子是八个月,他是六个月,我快要生了。啊哈哈哈!”
李老板也不示弱,挺着自己的大肚子说:“我的肚子也不小呀,比你们女人的还要大!”
两个大男人在街上比肚子,惹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许老板看到围观的人多了起来,就故意对李老板说:“为什么你每次在给死人入殓时,要让他的家人统统跪下来,才盖上棺木盖呢?”
“听说只要人的影子被棺材板罩在里面,就会倒,真的这么神奇吗?”旁边也有人争着打听。
李老板的回答让人恍然大悟,也有人半信半疑。“当然是假的呀,我要是不这样吓唬他们,一大堆人围着棺材不让我工作,我哪有时间赶去下一家呀?”李老板说,他特别讨厌那些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去孝敬,等死了才假惺惺哭着给别人看的人。
有一天,李老板忽然被隔壁薛家的吵闹声惊醒。原来是薛克的妻子惹怒了丈夫。丈夫最近正为一日三餐苦恼,又被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哭闹声烦心着,一时气急,把妻子的头揪住往墙上撞去,不料,把妻子给磕得精神失常了。这下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给害惨了。家里有了个“疯女人”,马上就变得鸡犬不宁,本来就是缩衣节食的日子,现在生活失去了规律,乱了套。
每当薛克的妻子发疯起来,街上调皮捣蛋的孩子就会编儿歌戏弄她:“响雷公,西北雨,薛克查某跳冇路,跳到愁溪街,捡个烂冬瓜。”那女人知道孩子们是在戏弄她,就追打起来。孩子们四处逃窜,那女人就越发追得狠起来。
街上的孩子放学后,总会围在一起玩游戏,也会拿出零食炫耀。薛克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亲照顾,浑身脏兮兮、臭烘烘的,孩子们都不跟他玩。
每次看到别的孩子手里有糖果吃,薛克的小儿子就会缠住自己的母亲要钱买零食。女人蹲下来,想把孩子抱回家去,没想到孩子却挣脱开去,吵着马上就要吃糖果。女人刚刚要去劝孩子,不料孩子抓起地上的石块朝她扔去。石子不偏不倚击中了女人的额头,只见鲜血从眼帘顺着面颊往脖子流下来,滴在衣服上,滴在地上。孩子吓坏了,站着不知所措。女人用手捂住自己的额头,鲜血从她的指缝冒了出来,顺着举起的手流到胳膊上。孩子先是目瞪口呆地站着不敢动,然后就放声大哭。只见女人一下扑过去,把孩子搂抱在怀里,嘴里喃喃自语:“莫怕,乖,莫怕,乖,嗯母给你买糖吃。”女人用自己刚刚捂额头的手去擦拭孩子的泪水,鲜血又顺着孩子的脸滴到孩子的衣服上。孩子哭着用自己的小手去捂母亲的伤口。看到母子俩衣服上全是血迹,过路人有些心肠比较软的也偷偷落泪。
闻讯赶来的许老板马上让薛克赶回家,带女人去街上的卫生院包扎。围观的孩子们似乎也没有心情继续看热闹,只是以后玩游戏时不再那么排斥薛克的孩子。
许老板警告那些特别调皮、爱欺负人的孩子说:“你们不要欺负薛克的老婆、孩子,他们在台湾有亲戚。”那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有亲戚”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震撼力,因为孩子们不知道“台湾有亲戚”意味着什么,只是知道,从此以后不能欺负薛克的“疯婆子”。
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薛克夫妇先后去世,留下的孤儿得到台湾亲戚的救助,拆了旧房子盖了新楼,最早过上了好日子,让很多人羡慕、感慨。
愁溪的水日复一日地流淌着。冬去春来,街上的故事一直重复着它的酸甜苦辣,溪边的垂柳随风摇曳着,记录着人世间那份甘甜与心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