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博文精武 智勇双全 ——记双料进士徐宗斗

2023年09月05日 14:37:14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蔡新样编辑王秀华

  平阳是“全国武术之乡”,从绍圣四年至咸淳十年(1097-1274),170多年间,有案可查的武进士就有296位,其中,武科状元15位、武科榜眼6位、武科探花7位、文武双科进士19位。6位武科榜眼为林景衡、戴应发、邹臻、周仁勇、林景新、林弅。其实,平阳还有一位武科榜眼,那就是徐宗斗。

  徐宗斗(?-1273),字天枢,号以南,系南宋两浙东路瑞安府平阳县万全乡沙岗人(现属昆阳镇)。据《至顺镇江志》载,景定二年(1261),(徐宗斗)任两浙西路镇江府西厅通判(承务郎)。据周密《齐东野语》载,景定五年(1264),(徐宗斗)为国子监丞。咸淳五年(1269),(徐宗斗)知道州,在任三年,多善政。咸淳九年(1273),内召,以职事积劳,未赴病卒。其个人传见民国《平阳县志》。

  由于年代久远,南宋时期的平阳武举情况多不详。在以往地方志中,徐宗斗的记载都只是简单介绍。康熙《平阳县志》载:“开庆己未,徐宗斗癸未武举,廷对换文,知道州。”乾隆《平阳县志》载:“开庆元年己未周震炎榜,徐宗斗,癸未武举,换文,知道州,祀乡贤祠,传缺。”在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中,徐宗斗个人传纪比较详细,但“榜眼”无载。

  之前,平阳文史界同仁在日本发现并影印明隆庆知县朱东光修、侯一元纂、万历知县万民华补遗的万历原版《平阳县志》。该版县志与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刊行的原隆庆《平阳县志》(康熙知县石金和补遗)有相似之处。此书保存了诸多原始资料,是目前国内现存的最早的《平阳县志》。

  徐宗斗是以武科榜眼的身份被记载在隆庆、万历原版《平阳县志·人物》上的,“开庆己未,徐宗斗,癸丑武举,廷对第二,换文,知道州”。这与康熙知县石金和补遗的《平阳县志》互相佐证。此记载在后来顺治、康熙(金以竣版)、乾隆、民国版《平阳县志》中被遗漏,但徐宗斗为宝祐癸丑(1253)武科榜眼已证据确凿。

  徐宗斗一生历经多职,咸淳五年(1269)知道州,与时任湖南提刑转运判官文天祥多有交集。时湖南安抚使江万里率提刑文天祥会兵“讨捕”镇压秦孟四起义,“公讨之秦寇,道州太守徐宗斗有功”。而时任道州太守(知州)徐宗斗因平寇以供亿军粮,日夜操劳,于十月十二日不幸病卒于任上。文天祥十分痛惜,亲自写下《祭徐道州宗斗》一文。

  武进士是宋代仕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习公马程文,但大多数以士大夫自居,比如武状元蔡必胜。这是由于宋代重文轻武,特别是南宋理学的高度发展,“重文抑武”明显,武举出身的仕人无法得到士大夫认同。温州大儒叶适为武学博士蔡镐墓志铭写道:“君堕武举,用之有限,若为士大夫,亦莫量其所至也。”士人对武事的鄙薄迫使武进士通过“锁厅试”途径改换文职,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得到士大夫的认同。文武双全的双料进士历史上并不多见,南宋平阳县却有19人之多,这也是中国科举史上一大奇观。

  徐宗斗无文集存世,在《东瓯诗存》中尚存其诗《石华表》,弥足珍贵:“仙人窀穸古,山寂自崔嵬。一柱华天表,千年壮壑隈。春深青薜荔,雨足绿苍苔。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石华表在平阳南雁荡山。据民国周谓《南雁荡山志》载:“石华表,在东洞上……一柱矗立,端圆削成,为石华表。”“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句,用丁令威升仙后鹤归华表典故,以“令威何日回”设问,言“石华表”非同寻常,应该能吸引仙人到来。

  徐宗斗博文精武,为智勇双全之杰出人才,能够考取武举榜眼,实属不易。他不仅是平阳南宋296位武进士中的佼佼者,还是文科进士中的突出人物。他在宋末抗元波澜起伏的时代执掌一方,多有善政,最后以身殉国,留名青史。

  

  

  参考文献:

  1.隆庆《平阳县志》,万历刊本,平阳内部资料

  2.隆庆《平阳县志》,康熙刊本,台湾成文版

  3.嘉庆《道州志》,张元惠修,黄如榖纂

  4.《南雁荡山志》,周谓、林顺道等点校

  5.《东瓯诗存》,曾唯著,上海社科出版社

  6.民国《平阳县志》,刘绍宽、王理孚编

  

  

网络编辑:雷鹏

博文精武 智勇双全 ——记双料进士徐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