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诗容 编辑 王秀华
春去夏来秋又冬,少年儿童变老翁;无情岁月催人老,世事浮沉似梦中……话说鼓词,本地人习惯叫“唱词”。“唱词”是温州地域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它的语言是本地话,也就是瓯语,唱起来大家都听得懂。好比越剧,当地老百姓习惯叫绍兴班,语言是嵊州方言。
温州鼓词历来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在民间,庙会、集市、节假日活动等较为频繁,但在农闲季节里唱本词以庆丰收、祈平安是众人愿望。长期以来,听唱鼓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有利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大繁荣。
唱鼓词的有位名师叫方克多。他曾供职于平阳县文化馆,从事曲艺研究和挖掘、整理工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已退休多年,仍以高度的热情潜心于鼓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方克多先生唱过《智闯龙潭桥》,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女英雄郑明德的故事。她是平阳县北港老革命家郑海啸的女儿,是“浙南刘胡兰”。该故事十分动人,每每有演出,听众情绪高涨,掌声热烈,妇孺、老叟人人听得很有滋味。这是因为鼓词的说唱艺术与众不同,曲艺唱腔、韵白富于幽默、情趣,自然地吸引着观众。
方先生的说唱艺术特点是喜怒笑骂、说逗念白、惟妙惟肖。琴音铿锵,清晰悦耳,声腔响亮,说唱并茂。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他潜心于曲艺研究,不仅吸取京、昆、瓯、越剧中唱腔之精华,而且将用来伴奏的牛筋琴改良,吸收诸乐器所长,提升牛筋琴声色,得到了听众极大的赞赏。之后,他的鼓词表演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荣获一等奖,一时轰动曲艺界。
温州鼓词流传久远,究竟起源于温州何处?甲说:“始于明代,由横阳(平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后吸收民间曲调逐步发展起来的(季松坡老人说的)。”乙说:“据瑞安学者赵钩所著的《过来语》(该书撰于1806年),讲瑞安白门乡阿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结彩,倾动一时。清光绪时瑞安乡绅项崧在《午堤集》中也同样提到‘蓉者白门松工唱词’。”丙说:“据《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鼓词条目解说,温州鼓词相传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民间小调发展而成。”丁说:“引用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一首诗为凭,说鼓词起源于南宋,认为诗中的描写并非温州鼓词,而是北方南下的鼓子词流行于浙东被影响而产生的。这种说法,起源于南宋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的。”各说各有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温州鼓词大约从清嘉庆年间始至今,在长期的曲艺长河中不断经历着发展和变革。
牛筋琴是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原竖式古琴,以五声音阶的宫、商、角、徵、羽来敲奏。经改造,更替为平板式牛筋琴,这就便于配合鼓琴操作敲击。然后,由温州名师管华山等艺人改进为七声音阶,接轨乐谱。这样不断改进,牛筋琴的音调不断丰富。最后又增加到十四弦,组合了高中低音,声调极洪亮。
鼓词这门曲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已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显地表现出地域性的演唱特征。比如:平阳、瑞安一带琴鼓婉转和鸣,词风婉约细腻;温州、永嘉一带则是豪放、大气。南北两地风格有别,地域艺术传承创作各有师门特色,正如俗语:各师各法,各地各菩萨。
我为何写这篇文章?因天天看到各市县电视台播放鼓词节目而有所感触。联想过去农村“唱词”,村长胆怕心惊,好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如果被乡政府知道,唱词鼓就会被背走。那时,“唱词”被定为“封资修”反宣传行为。我曾经写过小品文《禁》,讲到词唱半途出偏,乡干部到村里,双方干部都很尴尬的局面。而如今,鼓词已成为非遗项目,正在绽放异彩。事物的萌芽需要良好的气候,须接受阳光、雨露滋润才能茁壮成长。凡在生长期内有适当的条件,就很有可能趋向发展,逐渐兴盛。鼓词的发展也是如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