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细微之处见真性情 ——记全国名中医周超凡

2023年07月28日 12:24:12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林万超 编辑 王秀华

  周超凡,1936年生,昆阳镇上林垟村人。他小学就读于平阳县第一小学,中学毕业于平阳中学,1957年考取上海中医学院。经过六年认真刻苦学习,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现为著名中医药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第二届全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曾是多届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师,曾是长期担任首长医疗保健工作的医生,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副文任。他是第五、六、七、八、九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会委员,执行委员,第十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会特别顾问,2010年荣获中国药典发展卓越成就奖。

  周老从事中医药研究60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疗实际经验。本文不再累述周老对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在中医界的重大影响力,只聊聊这十多年我与他交往中的点滴小事。

  首先说说他对家乡上林垟村的深情厚义。因村里建造了村牌坊,需要名人题写村名。当时,村书记问我能否联系上我村最有名的周老。刚好周老的哥哥周超群老师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他的侄儿是我朋友,于是我联系上了周老。周老谦虚地说,“我字写得不好,若不嫌弃的话绝对没有问题”。没多久,他到瑞安市中医院收徒。我终于在瑞安国际大酒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周老。周老一米八几的个子,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虽然在首都呆了60多年,他的普通话仍带着明显的温州口音。他问了我许多村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村民的生活情况,最后很诚恳地问道,“我们村目前有没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品学兼优的中医专业人才,我可以收徒并提供一些帮助”。第二天早上,他不顾行程紧凑,来到我村文化礼堂题写村名并免费为村民义诊半天,顾不上吃午餐,匆匆赶去参加其他活动了。

  从那以后,每次通话,他首先就问村里有没有喜事发生了,村民的腰包是否鼓了,村容村貌是否更美丽了,中草药基地里的植物是否更多更茂盛了,营学基地申报是否批准了?特别是疫情期间,他多次询问:“村里是否有人被传染了?”他特意开方,嘱咐要煎好汤药让村民喝上,以增强免疫力,防止更多的人被传染。

  周老的儿子是资深媒体人。这次他回来,周老再三叮嘱,一定要去家乡上林垟村多走走,多看看,回来尽量帮忙,多宣传一下家乡。他说自己在有生之年很想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天,我全程陪周老的儿子参观了我村全境。他幽默地说:“怪不得老父亲总惦记着家乡,原来家乡的房子墙面上有他的作品。原来这里是如此的干净、宜居、美丽,让人留连忘返!”

  周老带的学生基本是博士或博士后学历。在我的请求下,去年我推荐了四位家乡本科学历的中医人员去北京参加“周超凡平阳家乡弟子拜师会”。四位平阳学子光荣地成了周老的入室弟子。他们学到了许多实用而易懂的中医知识。在拜师会上,周老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农村医务人员要懂得身边中草药的性能,要就地取材,背熟《精彩诗图话方剂》和《精彩诗图话中药》,弄懂其精髓。在学中医的基础上也要学习一些西医知识,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为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村民对中医文化的兴趣,让村民更好地学习中医学术思想,他还免费赠送我村200本《精彩诗图话方剂》和200本《精彩诗图话中药》。

  周老的正直无私和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对原则的坚持更让人感动。他总是鼓励自己的亲人凭真本事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他说,工作要脚踏实地,不能走捷径,更不能走歪门邪道。面对好友的不当要求,他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你个人的健康我可帮忙,你的生意让我帮你搞公关实在是为难我了。”更让我惊讶的是,为周老祖父周觐光的坟墓申请县文保单位一事。周觐光的历史事迹在平阳县志可以查到:他是清末举人,又是留学日本的洋举人。而关于他参加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一事,在平阳县志中却没有记载。不过,其他媒体和著作中都有写到过,周觐光参加过辛亥革命,而且他的家人都知道祖上是同盟会会员并参加了辛亥革命。文旅局工作人员说,这一批申请的人比较多,若不能找到周觐光参加同盟会的更多相关资料,申请恐怕难以通过。我如实向周老汇报,他说:“首先感谢你的辛苦付出。申请能通过是值得骄傲和高兴的事,但我们不能向县里领导作无理的请求,要顺其自然、公事公办……”

  在与周老交往的十几年中,我还曾有幸受邀参加过周老的学术论坛。我深知他思想丰富、气象博大、治学严谨、视野广远、崇奉实践、守先待后。他谦和、宽容、开放、大度、正直,声冠医坛。更让我们感叹的是,周老在耄耋之年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拳拳之心!

网络编辑:雷鹏

细微之处见真性情 ——记全国名中医周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