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春炎 编辑 王秀华
我与陈红光先生的相遇纯属偶然。那天我正好参加一次公益活动,主办方的人在台上讲话,工作人员在连接笔记本与电脑,接头拔上拔下,投屏上总不见图像。此刻,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主动跑上讲台,不停地问这问那,尝试连接。我一下子对他来了兴趣。经过接触、采访,我得知了他的姓名,得知他的公司于2012年平阳招商引资之际迁至平阳,发展至今。
陈红光原名陈延光,祖籍在苍南县五凤山。他祖父这代就从五凤山搬到了永嘉黄麻垟村。他的祖父、祖母为“十三军”做过饭、送过情报,父亲是一名老红军。
1974年12月,陈红光高中毕业,怀揣梦想进了军队。十年部队生涯,他在全军无线电业务大比武中取得综合第二名的成绩,多次立功受奖。
1983年,由于部队整编改制,组织上安排他到国有企业温州橡胶集团公司上班。集团制度规定,新入职的员工都要到生产车间锻炼。陈红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生产工艺流程。公司领导大胆启用陈红光,让他当任集团公司下属胶鞋厂厂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陈红光到任的一个月内,厂里却风平浪静,工人们该干啥仍干啥。一时厂里议论纷纷,说新来的厂长是“银枪蜡烛头”。实际上,在这一个月里,陈红光深入各个角落,与老工人促膝谈心,走访熟练工人的家……经过调查,他了解到厂里存在原材料使用率不高、生产物资大量浪费、纪律松散等问题。
理清脉络后,他首先对考勤制度进行了改革。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他就凭借部队学到的电路知识,利用钟表定点报时的原理,制作了一台简易考勤机。它能自动区分迟到人员,从而避免了以往因人工考勤引起的口角之争。其次,他大力推行计件薪酬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奖罚制度。这种多劳多得的制度顿时让职工干劲十足,企业也因此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
陈红光到胶鞋厂上任后45天,改革之风席卷整个公司。1991年,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为温州市第一个超亿元产值的企业。集团受到市政府的肯定与表彰,陈红光也被温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温州橡胶集团公司改名为“浙江正益集团公司”后,陈红光任集团公司生产处长、正处级调度员、人武部长等职务。作为一名高层管理者,高中毕业的他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于是他参加了首都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函授学习、四川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取得了大学文凭。
1997年,温州正益集团改制。陈红光毅然放下铁饭碗,放下过去的一切荣耀与成就,投身商海。
白手起家,何其艰难。陈红光树起信心,心里逐渐有了计划。他用家里的住房贷了款,成立了温州市光大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光大公司)。
光大公司是一家代加工型小微企业。陈红光心里清楚,在商海大潮中,自己的产品必须要有特长,当下公司的短板是技术上没有优势。于是,陈红光以厂为家,全身心投入到研发中。经过无数次实研,最后终于攻克了橡胶产品耐强酸、强碱,耐高温,防粘等难关。经过权威机构多次检测,光大公司的产品达到了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产品不怕没市场。光大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慕名而来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百分之四十的产品间接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一些西欧国家,百分之六十远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令人诧异的是,当时该公司仅三位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一个供销业务员,其余都是一线工人。陈红光说:“我们的产品十几年下来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由于过硬的产品质量、价格优惠合理、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诚信的经营理念,我们没有一次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客户发生不愉快……”
企业发展了,原来租赁的厂房已不适应当下的生产需求。恰逢平阳县政府招商引资,光大公司借机于2012年底落户平阳县昆阳镇。
工厂到了平阳,工人也到了平阳。笔者翻阅该厂花名册发现,这些工人来自四川、贵州、江西、湖北等地,好几名工人的工龄在二十年以上,最少的也有十几年,他们居然从创业之初一直工作到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我见过许多打工人像潮水一样潮来潮去,换工作像换衣服一样。带着疑惑,我对光大公司的规章制度等进行了探究。
公司在各种制度下,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经营、管理企业。陈红光董事长总是把职工的利益摆在重要位置:报销工人回乡过节路费,安排好职工宿舍、伙食补贴,为每个职工全额负担保险费用。就是这样体贴入微的关爱,凝聚起了每个工人的心。贵州的王三回厂了,带了烟熏的猪肘子回来,湖北的阿宝回来了,带了青鱼干回来……他们默默地将这些特产放在董事长办公室门口。疫情三年,工厂遇到困难。陈红光清楚每个职工家庭的经济状况,停工不停工资。虽然公司暂时处在停工阶段,厂里也没有下派任务,但工人们仍自觉地把厂区围墙边的杂草拔掉,还清理了垃圾,疏通了下水道。
“居安思危”是陈红光经营管理的风控要素。光大公司是一家外加工企业,业务受到上家制约。为此,陈红光于2014年5月16日成立浙江夏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年来,陈红光为夏舒生物科技公司孜孜不倦,忙碌在从研发到市场,从市场到研发的征途中。经过努力,公司共发明了三项专利技术,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光大公司在昆阳10年,上缴税费共900多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公司捐出价值十万元的物资;疫情期间,捐款五万元;沙岗村新农村建设,捐款五万元。陈红光还主动结对泰顺、文成的贫困家庭,助力莘莘学子成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