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小同 编辑 王秀华
1949年5月8日《浙瓯日报》临时版第一版的头条新闻标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解放永嘉县城(温州城区)》。当时负责电讯编辑的是在该报社工作的鳌江人李德树。
李德树(1922-2009),曾用名李时钧,笔名李隅,小时在小南区鳌江小学读书,与新四军老战士杨力航、李士俊、许布洛以及王来棣等同学,1937年秋季毕业。他在鳌江小学教书多年,其间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
1947年初,中共平阳县委派时任组织部长洪汝兰携带时任县委书记郑海啸的信件找到李德树,指出为配合解放战争,有必要在鳌江重建党组织。4月的一个夜晚,在鳌江小学秘密举行了入党仪式,中共鳌江支部成立。支部由李德树任书记,兼管组织工作,黄盛元负责宣传,孙庆光(王非)负责青工,支部成员还有孙国栋、王于东、王传书,共6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在鳌江五显殿小学、宜山小学和金乡发展了一批党员,为配合解放战争做了一些工作,后因受“高川案件”牵连,与组织失去联系而出走温州。
1948年4月,李德树到温州,由王思翔(张禹)介绍暂时在《浙瓯日报》社当国际新闻编辑,后经王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温州工作委员会(地下组织),并协助他负责宣传工作。
为了大力宣传解放战争的形势、解放区的状况和党的政策,1948年10月,温州民盟决定创办秘密刊物《民主》,采用油印形式。1949年3月,李德树撰写《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专文作为社论刊出。《民主》刊物共出五期。该文对温州知识界认识革命、接近革命、参加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每期印好的《民主》刊物,一部分作为盟工委宣传部的宣传品,通过盟的组织渠道分发到各地,另一部分作为地下党组织学习和宣传之用。
1949年5月7日温州城区解放。5月8日上午,浙南游击纵队前线司令部政治部送来新闻稿件,要求《浙瓯日报》社的盟员同志设法于当天出版,宣布温州解放的消息。接到这个任务后,他们立即动手编辑,并把报名确定为“《浙瓯日报》临时版”,用来区别于旧《浙瓯日报》。这张报纸是由王、李二人负责编审的,李负责电讯编辑。第一版的内容:头条新闻标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解放永嘉县城》,副题是《叶芳率部起义》;还有王思翔撰写的《迎解放》社论和中国民主同盟温州工委宣传部的《庆贺温州解放的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以及其他政策条文。第二版是电讯室收来的那两天的“新华社电讯”以及有关方面的消息。这张《浙瓯日报》临时版对开两版报纸很快被编好、发排,当天上午出报后,通过原《浙瓯日报》发行路线很快地送到读者手中,及时宣传了党的政策,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1949年5月12日,中共浙南地委机关报《浙南日报》创刊。电讯新闻的编辑由王、李包干。作为《浙南日报》的首任编辑,他们在该报工作的时间到5月18日止。
5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召集温州新闻界的同志开会,要求以民盟盟员为中心,团结进步新闻工作者来办一份报纸。当时,民盟方面推出王思翔、李德树等三人负责,再吸收各报的进步报人一起筹办,当即商定该报定名为《进步报》,用两天时间作准备,预定21日出刊。《进步报》由王思翔任主笔,实际上是负责编辑部的全面工作。编辑部的主要编辑人员有李德树、严刘祜、芮格光、林抗等人,记者有孙伊秋、陈式干,副刊编辑胡焕光,校对人为吴明允等。
5月21日,《进步报》创刊,当天的《浙南日报》发表新闻评论,认为《进步报》的创刊,可以为当时温州以民盟盟员为核心的进步新闻工作者提供大显身手的阵地,并为革命作出自己的贡献。《进步报》只办了三个月,到8月下旬终刊。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