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时政 -> 列表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行动

2014年06月04日 10:16:48 来源:平阳新闻网

  提起养猪、养鸡,人们或许联想到的是粪尿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度成为我县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为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从去年开始,我县就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分类整治,使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排污设施更加规范,使我县畜禽业逐步走向生态化规模化养殖之路。

  突出整治建成6家养殖小区

  廖大叔是水头镇凤卧社区近百户生猪养殖大户中的一户。以前,他的养猪场就坐落在凤卧社区内塘村,养殖场离村里的河流、住户比较近,由于当时采用的是直排方式,污水直接排到水里,给整个村庄的环境带来很大影响,让这原本山清水秀的村庄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去年,为了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凤卧社区决定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对该社区凤林村和内塘村两个养猪大村的养猪户进行搬迁,专门划出两块地建设养殖小区,专门供养猪户集中养殖。

  如今,养殖小区建好了,廖大叔和其他养殖户一起,把自家的猪迁进了养猪小区。走进养殖小区,也许你会习惯性地屏住呼吸,生怕吸入猪圈散发出来的臭气,但当你不得已换气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并没有闻到想象中的臭味。一眼望去,养殖场内干净整洁,光线充足,浑身干爽的猪儿们或拱地或喝水或酣睡,好不惬意!

  廖大叔笑着介绍,“这里的猪过得可舒坦了,我们专门建了养殖小区,村里专业户的猪都集中到小区养殖。”走进养殖小区,记者看到这里的猪舍基本已完成建设,水、路、电等配套设施已安装到位,部分养猪户已经将猪赶到这里喂养。“在养殖小区边,沼气池、氧化塘等粪便废水处理池也已经建好,现在养猪产生的粪便废水再也不会直排入河,周边的河流也干净多了。”廖大叔切身体会到了搬进养殖小区的好处。

  开展畜禽养殖整治以前,我县各乡镇(街道)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分布很不集中。有些养殖场还建在离农户比较近的地方,不仅猪粪臭气难闻,产生的废水还对周边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去年开始,我县根据本地畜牧业生产基础、农业资源条件和现代畜牧业、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全县畜禽禁养、限养、宜养区域进行了调整,规定全县各镇(乡)规划建城区、非建城区社区所在地中心村、塘河两岸500米内、重点水源地和风景区等为禁养区,鳌江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为限养区等。截至目前,我县共拆除和关停“低、小、散”养殖场(户)168个,重点水源地规模养殖场达成转产协议2家。

  同时,我县结合《平阳县水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计划于2013-2015年间新建18个养殖小区,对小散户进行“入园”改造,目前已完成建设6个,完成用地审批并开工建设的有10个。

  “两分三化”少了污染多了利润

  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中,我县注重引导企业改造养殖场地,引导他们实施控污方式转变,使废弃物变废为宝。改造后的猪场以“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无害化、沼气化、肥料化”的“两分三化”技术推广为重点,建设上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干粪经处理后变为有机肥用于出售,污水通过沼气池发酵并经沉淀池处理,有效解决了污水问题,实现良性发展。

  坐落在腾蛟镇岭门社区的聚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是我县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小区。去年,该养殖小区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就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要求进行生态化建设,实现了“低碳养殖”。同时,该合作社为了就近消耗生猪的排泄物,将养殖场产生的粪尿和污水,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干粪直接堆积发酵,污水经厌氧发酵和曝氧处理后用作养殖场周边油茶、西瓜、和苗木的肥料,形成了“猪-沼-果(蔬)”循环养殖模式。该合作社负责人说:“企业要长久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养殖模式的改造,变废为宝,在为公司增加利润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抓养殖模式创新,倡导循环经济发展,这是我县畜牧养殖污染整治中倡导养殖户发展的模式。我县狠抓生态养殖方式探索不放松,总结推行奶牛“进牧场”的生态养殖模式、“猪-沼-果(蔬)”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沼液灌溉”和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模式等适宜我县的环保、高效的生态种养方式。如在我县区域内,5家奶牛养殖大户中推行奶牛“进牧场”的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奶农在养殖场周边流转土地,种植牧草,就近消纳奶牛排泄物,去年以来全县共流转种植牧草960亩,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产生了显著效益。(平阳新闻网记者 徐丽娜)

网络编辑:谢芒芒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行动